这样看来,广东省有关部门否定深圳市提出的二次招标、二次遴选方案,不仅是在严格依规办事,而且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药品集中采购由于程序过多而被层层加价。
小城镇是所有城市的母体。但由于花生没有补贴,在价格上也是随行就市,老区农民好多年不敢种花生,鲁花集团自然也就吃不饱,设备闲置率高达40%以上。
这是一步活棋,走好了就会盘活全局,困扰多年的三农矛盾不仅得以化解,还可以顺利实现农村土地升值、农业资本盘活和农民收入增加三大目标。这种小概率事例是不能证明全局的。一、农民为什么贫穷?穷就穷在没有稳定、合法的财产收入,不挖这个穷根,用尽补贴、免税等办法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思想更解放一点,动真格地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其实,农民心里有杆秤,他们知道土地是命根子,怎么会简单、幼稚到卖地谋生呢?尤其关键的是,所有出于商业目的的用地,必须与农民对等谈判地上物请求权、自由处分权和相邻关系权等,让农民与开发商共享永久的商业利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次性补偿了事。
很少是真正从土地上站起来的。中央要粮食安全、地方要可用财力、农民要增加收入,三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不设法解开这个结,产粮大县就会认为一号文件是让听话的老实人吃亏。国外经济学家写教科书都是三年一个新版本,反映了经济学的最新进展。
作为教授,曼昆是成功的。这次金融危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华尔街的贪婪与政府对金融衍生品监管不力。曼昆也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成员之一。主流仍然是新凯恩斯主义,所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也是以新凯恩斯主义思想为宗旨的。
但现在有七十名学生拒听这门课,从教室中走出,原因是这门课宣扬了自由放任的经济学,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宏观经济学中反映的思想倾向更多一些。
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所以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开始,就反映了凯恩斯主义的思想体系。哈佛一些学生的罢课,我认为只是一些愤青的行为艺术,不足为奇,也算不上什么重大事件。作为为政府出谋划策的高参比作为学者要复杂得多。我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教书一生,桃李满天下,成才皆自因,就是这个意思。
金融危机的根源就在于格林斯潘刺激经济的低利率政策,低利率引发的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危机。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到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也都是如此。作为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也是成功的,至今世界上没有一本书能取而代之,现在它已经出到了第六版,发行量早已突破百万。毕竟每一届政府的任期都是有限的,他们下台后哪怕洪水滔天。
任何一个学者要投入政治都无法再以学者的身份出现,由学者转变为官员有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一版的宏观部分以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为中心,通过许多新写的内容和新的新闻摘录,对这次危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为大一新生开的,课还未上完就反对,不仅无知,还有些可悲。有了这样的内容,怎么能说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过时呢?至于说曼昆教的学生许多在华尔街工作,是金融危机的制造者,曼昆有教育失误的责任,这更是欲加之罪了。
他们抗议政府就在于他们认为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放任了华尔街的贪婪。教科书就要反映主流经济思想,历来如此。华尔街金融公司从业人员的贪婪和国家干预不够才引起以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泛滥,导致经济危机。他们反对美国政府实施的市场经济。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则认为还是政府干预不够引起的金融危机。而且现实中有许多问题是任何一种理论和政策都无法解决的。
经济学原理这门课是为大一新生开的,是介绍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一门基础课,思想倾向是有的,但并不完全是只介绍一个学派的理论内容。少数学生反对这门课,既无知又狂妄,哈佛学生不该这样。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过多引起了这次金融危机。作为学者,曼昆还是太简单、太天真了一点。
年轻人要创造历史,还是老老实实地从学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开始吧。我教过的学生也数以万计,有不少学生出类拔萃,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但我并不认为是我教的功劳,完全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
没有我教,他们同样非常出色。管得过多过死问题没了,但金融市场也死了。经济是有起有落,不可能一直繁荣,总是艳阳天,但政府要制造持久繁荣,于是就用政策去刺激经济。而且在整个宏观部分,通过对案例和新闻摘录的调整,全面分析了这次金融危机的起源、经过、政府的政策与调整,使学生对这次危机及未来的前景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美国当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分属于不同的流派,如理性预期学派(今年诺奖获得者之一萨金特即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以及美国的奥国学派传人。这就增加了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在需要刺激经济时可以降低甚至取消商业银行在央行存的准备金的利率,鼓励商业银行多放贷,增加货币供给。
但堂堂哈佛大学的学生成了愤青却让人难以理解,其根源还是无知。何况曼昆仅仅在思想理论上属于新凯恩斯主义,但并没有参与制定引起金融危机的政策,学生有什么道理把他讲的课和金融危机联系起来?如果出了问题就算经济学家的老账,谁还敢从事这个高危行业?回到曼昆讲的这门课上。
闹事的民众和罢课的哈佛学子都是从这种理念出发的。曼昆用这本书向学生介绍经济学,没什么不合适的。
也许有些学生罢课是因为十几年来老讲这套,有些过时了。如今曼昆不是还好好地当他的教授,《经济学原理》也仍然畅销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为初学者的大一学生,以后可以有他们各自不同的认识,也可以青睐不同的流派,但在刚入门的时候还是要了解这些基本内容的。对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原因,不是迄今为止也没有统一的结论吗?但把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对的。
曼昆的课被认为是金融危机的根源真是比窦娥还冤。但在任职期间深感他的一些主张由于官员政治与利益关系难以实施,深感身心疲惫而辞职了,而且深为投身于政治而后悔。
当然也不能说选了市场经济就不许别人批评,毕竟市场经济也有许多缺点。曼昆在小布什政府中曾担任过两年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
正如吃了砒霜,百病皆无,但人不也死了吗?即使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也不能为金融危机负责任。这部分内容与教科书的基本倾向无关。
文章发布:2025-04-05 18:24:56
本文链接: http://61fv0.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gxa/5686.html
评论列表
由此带来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和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大量的企业经营困难。
索嘎